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Scopus收录期刊

›› 2016, Vol. 1 ›› Issue (2): 293-305.

• 石油经济 • 上一篇    下一篇

2 美国Haynesville页岩气井产量递减规律

郭克强,张宝生,Mikael H(OO)K,Kjell ALEKLETT   

  1. 中国石油大(北京)工商管理学院,北京,102249%乌普萨拉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乌普萨拉 SE 75236,瑞典
  • 发布日期:2016-02-01

Production decline laws for shale gas wells in Haynesville, US

GUO Keqiang,ZHANG Baosheng,Mikael H(OO)K,Kjell ALEKLETT   

  • Published:2016-02-01

摘要: Haynesville区块是美国含气量最丰富的页岩区块之一,地位重要,且数据相对完善,对其进行产量递减规律研究,既有现实意义,又有理论价值.同时运用传统Arps双曲递减模型和现代扩展指数递减模型对该区块2008-2014年812口页岩气单井产量进行拟合,分析递减模型的参数、峰值产量、不同时期递减率和最终可采储量,进而总结页岩气井的产量递减规律.结果表明:(1)该地区大部分页岩气井显示出典型的"钟型曲线"产量变化模式,即产量在短时期内从低到高达到峰值,然后迅速下降,并长期保持低产;(2)在递减阶段,两个模型对页岩气井组均值和单井产量数据序列都有很好的拟合效果,尽管传统的双曲递减模型的参数β有26%的取值大于1,但合理选取页岩气井的产气生命周期长度(比如20年)可有效降低最终可采储量预测误差,因此仍可用于页岩气产量分析;(3)约有70%的页岩气井峰值产量达到9.3万~27.9万m3/d,且从整体趋势看,"新井"往往比"老井"具有更高的峰值产量,递减期第1年时的产量递减率为72%,第2年时为86%.

关键词: 美国Haynesville区块, 页岩气, 产量递减规律, 双曲递减, 扩展指数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