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Scopus收录期刊

›› 2021, Vol. 6 ›› Issue (2): 272-281.

• • 上一篇    下一篇

2 论直井—水平井混合井型开发陆相/海陆过渡相页岩气的优势

张涛,李相方,王香增,唐永槐,里清扬,王小华,冯东,赵文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49%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 710065%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西安 710065%辽河油田特种油开发公司 盘锦 124010%同济大学岩土与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
  • 发布日期:2021-02-01

Advantages of hybrid well types including bo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wells to develop continental and transitional shale gas

ZHANG Tao,LI Xiangfang,WANG Xiangzeng,TANG Yonghuai,LI Qingyang,WANG Xiao-hua,FENG Dong,ZHAO Wen   

  • Published:2021-02-01

摘要: 长水平井+体积压裂是海相页岩气开发取得成功的主流技术,但我国的陆相/海陆过渡相页岩与海相页岩储层性质相差较大,陆相/海陆过渡相页岩的开发方式不能照搬海相页岩气的.本文提出陆相/海陆过渡相页岩应采用直井和水平井混合井型开发的技术思想.该技术思想的关键出发点在于陆相/海陆过渡相页岩(1)脆性矿物含量少,水平井体积压裂造复杂缝困难;(2)黏土矿物含量高,水平井体积压裂储层污染面积大;(3)纵向往往伴生其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致密气、煤层气等),采用直井"多气合采"可以控制更多的储量.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为例,本文详细论证了陆相/海陆过渡相页岩的上述特征对直井和水平井开发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水平井可控纵向储量占比、脆性指数、储层伤害表征参数和薄砂层占比4个参数的合理井型优选标准.结果表明,当水平井可控纵向储量占比<60%,脆性指数<35%,储层伤害表征参数>20%,薄砂层占比<10%时,可以采用直井开发,反之采用水平井开发.进一步地,基于该标准分析了延长组长7段和山西组山1段陆相页岩水平井与直井的开发实例.本文提出的思想突破了水平井是实现页岩气开发唯一方式的传统认识,强调了直井联合水平井开发陆相/海陆过渡相页岩气的优势,为实现陆相/海陆过渡相页岩气的经济有效开发奠定基础.

关键词: 陆相页岩气, 井型, 可压性, 储层伤害, 多气合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