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不端认定
学术不端认定标准与处理办法
为加强科技期刊学术道德规范建设,维护学术诚信,依据《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CY/T 174-2019)》及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相关准则,《石油科学通报》认定剽窃、伪造、篡改、一稿多投、重复发表、不当署名、违背研究伦理等情况为学术不端,具体标准和处理办法如下:
1 学术不端行为认定标准
1)未标明引用直接使用他人已发表或未发表成果(文字、数据、图表、观点等);
2)伪造实验数据、研究样本或分析结果,篡改原始数据或图像(如PS修改、选择性删除数据等);
3)同一篇论文或实质性内容相同的论文同时投递多个期刊,或稍作修改后重复投稿;
4)重复发表本人已发表成果且未声明;
5)不当署名:未参与研究者挂名、遗漏实际贡献者署名、未经同意使用他人署名;
6)随意更改作者排序、作者单位等信息;
7)文章主体内容由AI工具撰写的文章;
8)学术出版规范认定的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2 学术不端认定程序
本刊对所有投稿论文在初审阶段采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行查重,原则上要求全文重复率≤10%,单篇引用≤5%。在论文评审阶段,密切关注评审专家的相关评审意见。在编辑出版的各个环节检测论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本着审慎的态度,对于系统检测重复率>10%或存在学术不端风险的论文,将提交给主编或编委会进行审查认定。
3 学术不端处理办法
1) 为了维护科学道德规范和正常的出版秩序,对最终认定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论文,一律作退稿处理;情节特别严重者(如数据造假、买卖论文等)将列入黑名单,永久禁投,同时在教育科研领域内以及兄弟期刊范围内对该论文以及相关作者进行实名通告批评,并通知作者所在单位、相关基金资助部门。
2) 对已在纸刊发表或完成网络首发的学术不端论文,本刊将联系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进行撤稿并标注“学术不端”警示,防止错误成果继续传播。如给本刊造成声誉或是其他损失的,本编辑部将保留继续追索赔偿的权利。
4 申诉与复核
本刊审慎对待认定为学术不端的论文,如论文作者对本刊的认定和处理结果持有异议,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申请复核(逾期本刊将不予受理),编辑部将提交给主编或编委会进行复核,做出最终处理意见,并在30个工作日内将复审结果通知论文作者。
发布日期:2025-07-01
浏览: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