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Scopus收录期刊

›› 2022, Vol. 7 ›› Issue (2): 155-173.

• • 上一篇    下一篇

2 涠西南凹陷A洼及周缘含油构造油藏地球化学性质及成藏特征

满勇,魏琳,邓勇,李文龙,胡德胜,马潇潇,尹嘉   

  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海口 57031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 100083
  • 发布日期:2022-02-01

Oil geochemical and accumulation characterization in the A sag and surrounding oil-bearing structures of the Weixinan depression, Beibuwan Basin

MAN Yong,WEI Lin,DENG Yong,LI Wenlong,HU Desheng,MA Xiaoxiao,YIN Jia   

  • Published:2022-02-01

摘要: 通过对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A洼及其周缘区域不同井典型原油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将原油划分为3类:Ⅰ类原油为重质油,碳同位素轻,4-甲基甾烷丰度低,成熟度低;ⅡI类原油为轻质油,碳同位素重,4-甲基甾烷丰度高,成熟度高;II类原油整体地球化学特征介于两者之间.涠西南A洼主体原油为II类和ⅡI类原油.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结果表明,涠西南凹陷发育上中下3套烃源岩.上源岩沉积环境偏氧化,以藻类生源为主,有一定的陆源高等植物贡献;中源岩沉积环境偏氧化,陆源高等植物输入增多;下源岩沉积环境为弱还原+弱氧化,4-甲基甾烷含量高,藻类勃发.精细的油源对比结果表明:Ⅰ类和II类原油来源于上源岩,ⅡI类原油来源于下源岩.结合成藏期次和输导体系综合分析,可知I类原油为上源岩第一期早期充注,通过砂体垂向运移至烃源岩上覆砂体成藏,II类原油为上源岩第二期早期充注,通过断裂和砂体近距离运移至A洼周缘浅层圈闭成藏,III类原油为下源岩晚期充注,通过构造脊和层间断层远距离侧向运移后聚集.该研究成果对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A洼的油气勘探突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涠西南凹陷, 油藏地球化学,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源对比, 运移成藏, 供烃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