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Scopus收录期刊

›› 2021, Vol. 6 ›› Issue (4): 566-575.

• • 上一篇    下一篇

2 枣园油田孔缝型油藏单井产能地质控制因素研究

季岭,刘钰铭,郭小龙,王飞,张容基,孙建,鲍磊   

  1.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沧州 061000%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 102249
  • 发布日期:2021-04-01

Geological controlling factors of single well productivity in perforated and fractured reservoir in Zaoyuan oilfield

JI Ling,LIU Yuming,GUO Xiaolong,WANG Fei,ZHANG Rongji,SUN Jian,BAO Lei   

  • Published:2021-04-01

摘要: 枣园油田中生界孔缝型油藏岩性以安山岩为主,探明地质储量1355.87×104 t,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已进入开发高含水阶段,后续的进一步开发有着较大的难度.本文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地震等静态资料以及动态数据,分析了枣园油田孔缝型油藏单井产能特征及其差异的控制因素,并制定了研究区目的层产能评价标准.研究区储集空间主要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裂缝则起到沟通孔隙的作用.经过分析表明,研究区单井产能与岩相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其中爆发相和溢流相是主要储层;除此以外,产能与储层厚度以及裂缝发育呈正相关关系;油柱高度和后期措施也对单井的产能有着较大影响.通过开展油藏单井产能特征研究,总结研究区出3种单井产能类型及分类标准:I类产能稳定递减型、II类产能迅速递减型、III类低产或无产能型.I类单井钻遇储层厚度大于70 m,岩相为爆发相和溢流相;单井油柱高度大于150 m,方差属性值大于0.6.II类单井钻遇储层厚度为35~70 m,岩相为溢流相;单井油柱高度为90~150 m,方差属性值为0.15~0.6.III类单井钻遇储层厚度小于35 m,岩相为溢流相;单井油柱高度小于90 m,对应方差属性小于0.15.单井产能差异的控制因素研究对油田确定储层有利区以及下一步油井的部署和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火山岩油气藏, 产能特征, 主控因素, 中生界, 岩相, 安山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