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Scopus收录期刊

›› 2018, Vol. 3 ›› Issue (4): 376-389.

• 石油地质 • 上一篇    下一篇

2 冀中坳陷下古生界热液白云岩的识别和形成机制

闫伟,金振奎,姚梦竹,赵文龙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任丘,062552
  • 发布日期:2018-04-01

Identifica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hydrothermal dolomite in the Lower Paleozoic, Jizhong Depression

YAN Wei,JIN Zhenkui,YAO Mengzhu,ZHAO Wenlong   

  • Published:2018-04-01

摘要: 冀中坳陷下古生界发育多种类型的白云岩,其中热液白云岩大量发育.本文通过对白云岩的岩性、空间分布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识别出了热液白云岩.热液白云岩多呈中—粗晶结构,晶粒大小在0.2~2 mm之间,晶体呈半自形或它形,晶体间呈镶嵌结构.内部可见缝合线和残余构造.阴极发光微弱,呈暗褐色.白云石的有序度在0.73~0.95之间,平均为0.75;CaCO3摩尔含量在49.667%~52.667%之间,平均为50.3337%.δ13C分布范围为-4.669‰ ~0.366‰(PDB),平均值为-1.734‰(PDB).δ18O分布范围为-9.289‰ ~-6.538‰(PDB),平均值为-7.798‰(PDB).CaO-MgO含量呈线性负相关,且具有低的Sr含量和高的MgO含量.白云石中多赋存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在90℃ ~330℃之间.热液白云岩在空间上呈块状分布,且多靠近伸展断层、走滑断层和古近纪的岩浆岩.这些特征表明,热液白云化作用发生在古近纪;白云化流体为喜马拉雅运动早期的构造热液;热液在构造运动的驱动下,沿着构造断裂进入具有渗透性的石灰岩或白云岩地层中,发生白云化作用.热液白云岩可以形成储集层,好的储集层位于基底深大断裂附近,并且靠近古近纪岩浆岩.

关键词: 冀中坳陷, 下古生界, 中—粗晶白云岩, 热液白云岩, 白云化作用, 白云岩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