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Scopus收录期刊

›› 2016, Vol. 1 ›› Issue (3): 353-362.

• 石油工程 • 上一篇    下一篇

2 含裂缝混合岩性致密油储层压裂裂缝起裂与扩展实验研究

张然,李根生,郭建春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500
  • 发布日期:2016-03-01

Experimental research into fracture propagation of complex lithologies in fractured tight oil reservoirs

ZHANG Ran,LI Gensheng,GUO Jianchun   

  • Published:2016-03-01

摘要: 我国部分含天然裂缝的混合岩性致密油储层受岩石非均质性的影响,压裂裂缝起裂与延伸规律复杂,裂缝形态认识不清,采用北美缝网压裂思路进行增产改造后产量差异较大.为此,本文采用岩性复杂、天然裂缝发育的大港油田沧东孔二段致密油储层井下岩样,进行三轴力学测试、矿物组分测试和CT扫描,对储层岩样的力学参数、矿物组分和天然裂缝展布情况进行了分析,选取其中含有水平、低角度、高角度和复杂天然裂缝的井下岩样进行真三轴压裂实验,并采用CT扫描对压裂裂缝进行监测,以研究含天然裂缝的混合岩性致密油储层压裂裂缝起裂与扩展规律.实验结果表明:(1)根据对压裂效果的有利程度,可将压后裂缝形态分为以下3类:水力单缝、沿天然裂缝开启和复杂裂缝;(2)天然裂缝是压后裂缝形态的主要控制因素;(3)实验中,水力裂缝遭遇天然裂缝时出现3种延伸模式:沿天然裂缝张开、穿过天然裂缝(直接穿过、转向后穿过)、被天然裂缝阻断,应力差大小决定了以上3种延伸模式;(4)天然裂缝发育程度严重影响破裂压力和压裂液滤失量.实验结果对认识含天然裂缝的混合岩性致密油储层压裂裂缝形态,评价此类储层缝网压裂效果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致密油压裂, 天然裂缝, 裂缝形态, CT扫描, 缝网压裂, 真三轴压裂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