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Scopus收录期刊

›› 2016, Vol. 1 ›› Issue (3): 319-329.

• 石油地质 • 上一篇    下一篇

2 库车坳陷巴什基奇克组裂缝密度的控制因素分析

年涛,王贵文,肖承文,李瑞杰,周磊,邓黎,宋虹玉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库尔勒,841000%中国石化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100011
  • 发布日期:2016-03-01

Controlling factor analysis of fracture density in the Bashijiqike Formation,Kuqa Depression

NIAN Tao,WANG Guiwen,XIAO Chengwen,LI Ruijie,ZHOU Lei,DENG Li,SONG Hongyu   

  • Published:2016-03-01

摘要: 基于露头、岩心、井壁成像测井和薄片的大量观察和统计,从岩性、沉积微相、成岩相、岩石力学层厚度、局部构造和古构造应力大小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巴什基奇克组裂缝密度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认为巴什基奇克组裂缝密度的大小同时受控于岩性、沉积微相、成岩相、单位岩石力学层厚度、局部构造和古构造应力等,且裂缝一般在细粉砂岩、水下分流河道、强压实相、薄的岩石力学层、距断层1km以内的范围和较大的古构造应力作用下最为发育.裂缝密度变异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单位岩石力学层厚度和构造应力对裂缝密度的大小影响最为明显,成岩相影响最弱.区域上古构造应力主要控制着裂缝的发育程度,裂缝密度自南天山向坳陷内部具有减弱的趋势.纵向上岩性、沉积微相、成岩相和岩石力学层厚度共同影响裂缝的发育程度.同时,巴什基奇克组主要发育剪裂缝,裂缝发育程度不受背斜构造主曲率的影响.

关键词: 库车坳陷, 巴什基奇克组, 致密砂岩, 裂缝密度, 控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