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ed by CSTPCD
Scopus

›› 2023, Vol. 8 ›› Issue (2): 234-246.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Research into Chinese embodied energy trade and its impact on dual control of energy consump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dual circulation

LUO Pengfei,JIANG Yuqing,LAN Zhixuan,DOU Xuming,TANG Xu   

  • Published:2023-02-01

双循环视角下中国省区隐含能贸易及其对能耗双控的影响研究

罗鹏飞,姜钰卿,兰志轩,窦旭明,唐旭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2249%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2200%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2249

摘要: 在"双碳"战略目标下,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至关重要,摸清隐含能源流动有助于实现区域能耗双控差别化管理,促进省区高质量协调发展.当前,我国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本研究通过将中国省际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与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相嵌套,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核算中国省际能源足迹(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分析隐含能在地区间和国家-地区间的流向、分布和结构特征,进而研究隐含能贸易对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中国隐含能消费以煤炭为主,各省区化石能源消费存在显著差异,山东、广东、河南、江苏、浙江隐含能消费排全国前五,西北地区隐含能消费量仅占全国总消费的5.12%.全国人均隐含能消费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省区人均隐含能消费量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显著相关.②在国际贸易隐含能流动中,内陆省区隐含能流动以煤炭为主,广东、上海和浙江等沿海地区以油气为主.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以及俄罗斯是主要的隐含能贸易关系国.③在省区间隐含能流动中,能源供需存在空间错位问题,区域间隐含能流动主要从黄河中游地区、北方沿海地区流向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河北、山西、内蒙古和江苏是省际间主要的隐含能出口来源地,浙江、广东、河南和重庆是主要的隐含能进口目的地.④与国际贸易相比,省际贸易对省区能耗双控的影响较大且省区间存在异质性.隐含能贸易导致山西、宁夏和内蒙古等省区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显著提升,北京、重庆和吉林等省区则显著降低,甘肃、贵州、青海、河南和陕西等地区的能耗双控受国内国际贸易影响程度较小.

关键词: 隐含能源, 嵌套型投入产出模型, 能耗双控, 双循环